各镇人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各镇人大 > 正文

民主之花绽水乡 治理效能谱新篇——石泉县后柳镇以“五主联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发布日期:2025-11-18    作者:侯甜甜     来源: 后柳镇     点击:

“没想到我们提的‘老街排水改造’建议,不到一个月就有了回音,现在雨天出门再也不用踩泥水了!”11月14日,石泉县后柳镇集镇社区居民王大爷指着整洁畅通的排水渠,对上门回访的人大代表竖起了大拇指。这条排水渠的快速改造,正是后柳镇以“五主联动”机制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后柳镇创新探索“党委领导、人大主推、政府主动、代表主力、群众主体”的“五主联动”实践路径,让民主从制度设计走进百姓生活,为“六美后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如今的后柳,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省级旅游度假区等荣誉加身,民主实践正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效。

强化引领,把准民主实践“方向盘”

“坚持党的领导,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后柳镇党委书记武绍峰表示。镇党委将人大工作纳入总体布局,定期研究部署,确保民主实践与中心工作同向发力。通过专题学习、集中培训等方式,筑牢思想根基——今年已开展学习8次,培训代表160人次。镇人大主席团依法开展执法检查8次、工作评议12次,推动党的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搭建平台,畅通民意表达“快车道”

“以前反映问题不知道找哪儿,现在代表联络站定期有人在,会提前公布时间,我们的心里话能直接说给代表听。”在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前来反映诉求的村民李大姐说。

后柳镇以“融合建站、规范管站、多元用站”模式,整合便民服务、综合治理等资源,让联络站成为“民意直通车”。今年来,通过“定点接待+下沉走访+流动接访”,累计收集民意诉求120余条,推动解决老街改造、旅游设施配套等问题20余个。

作为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这里更是打通了立法民意“最后一公里”“水畔议事会”“屋包树议事会”等特色协商形式,让民主协商融入水乡生活,36场议事活动化解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

激发活力,提升代表履职“主动性”

“我是人大代表李泽地,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有困难随时找我。”在永红村的公示栏上,代表信息、职责承诺一目了然。后柳镇创新“三亮一积分一档案”管理机制,让代表从“幕后”走向“台前”。

“积分排名每月公示,履职好不好,大家都能看见。”镇人大主席丁尧介绍,通过量化考评、履职晾晒,代表履职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作为”。镇党委建立的“双联系”机制,让代表常列席党委会议,民声民意直达决策层;“民情收集-分析研判-交办督办-反馈评价”闭环机制,确保建议“件件有回音”。去年以来,代表建议办复率达100%,满意率超98%,45个实际问题得到解决。

注重实效,实现民主成果“普惠共享”

民主的成色,要用发展成效和群众满意度来检验。在代表建言推动下,天鹅湖景区完成升级改造,年接待游客增长35%,旅游综合收入提升40%;茄子预制菜基地落地投产,带动700余农户人均年增收超6000元。

生态保护一线,代表化身“监督员”“排头兵”,12次汉江生态保护专项监督让水质稳定保持Ⅱ类以上;基层治理现场,代表破解国道541线施工堵点3处,完成58处下水井盖改造,打通1.2公里“断头路”,年均化解矛盾纠纷60余起。如今的后柳,省级卫生镇名副其实,群众满意度、安全感持续攀升。

民主之花在水乡绽放,治理效能在实践中提升。下一步,后柳镇将持续深化“五主联动”机制,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结出更丰硕的果实,为乡村振兴注入磅礴民主活力。

石泉县人大常委会主办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06042号

地 址:陕西省石泉县城老城   邮编:725200   电话:0915-6321296   邮箱:shiquanrenda@163.com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