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在石泉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
石泉县扶贫局局长 何燕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报告石泉县脱贫攻坚工作,请予以审议。
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由十三五初期的15.83%下降至零,2019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2016年、2017年和2019年获评“全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2018年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和省政府表彰奖励,易地扶贫搬迁“三精”管理模式、精准派驻工作队机制、新民风建设“三个六”工程、书记民情“三本账”制度、“五位一体”稳脱贫防返贫机制等创新做法得到中省市肯定或推广。
一、2020年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一手抓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一手抓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如期实现了既定目标任务。
(一)着力攻克剩余贫困堡垒。聚焦剩余贫困人口,逐户逐人分析致贫原因,实行人盯人,一对一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面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政策,对完全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强化综合性保障措施,落实兜底保障政策。经过持续攻坚,2020年11月动态调整后,全县剩余的1212户2017人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退出。
(二)着力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坚持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手硬”,出台了《积极应对新冠肺炎影响优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方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进复工复产和稳就业九条措施》《企业应急纾困基金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和落实贫困劳动力实名制管理、稳岗就业动态监测、核查抽查、刚性问责等制度,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1009.7万元,为企业申请稳岗返还资金363.67万元,落实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费补贴、“点对点”就业服务,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7520人;设立扶贫公益性岗位及超60周岁购买劳务服务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1846人次。兑付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奖补资金637.64万元,促进7301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印发了《消费扶贫工作“7321”实施方案》《消费扶贫“三专”建设方案》《消费扶贫工作奖励激励办法》等系列文件,扎实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建成消费扶贫专柜10个、线下专馆2个、专区3个,有效解决了疫情期间农产品卖难问题,全县累计销售扶贫农产品16110.75万元,带动5100户贫困户增收。
(三)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县委常委包镇和县级领导及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脱贫攻坚总队长工作机制,保持脱贫攻坚资金和人力投入力度不减、现有政策总体稳定,确保“四个不摘”要求落到实处。一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补短强弱。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实行一月一对标研判,每月对“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补齐短板,确保全面达标。二是完善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围绕重大疾病、自然灾害、意外变故、产业失败、就业不稳等致贫返贫风险和监测情形,实行“一周一精准排查、半月一精准评估、半月一精准认定”,对排查的风险对象,实行“一户一套精准措施、一户一人精准包抓、一户一验收精准销号”管理,全县309户846人脱贫不稳定户和365户1049人边缘易致贫户返贫致贫风险全部消除。三是健全扶贫资产运营管理和基础设施管护机制。稳步推进量化赋权改革,将各级投入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纳入管理范畴,明晰产权归属,落实管护责任,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基础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四)着力抓实问题排查整改。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作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和成效的有效抓手,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成效考核反馈问题、2020年国家脱贫攻坚督查反馈问题、九三学社中央民主监督调研发现问题、贫困县退出国家抽查反馈问题和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薄弱和短板问题对标查摆,找准具体问题表现、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强化跟踪督办,确保各级反馈的问题按期彻底整改到位。同时,通过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对标高质量脱贫的各项指标,全面自查排查各类问题,限期销号清零,不断提高脱贫攻坚的工作质量和水平。2020年共认领自查各类问题110个,已整改到位74个,措施落实已到位,长期坚持整改36个,实现了问题整改与年度目标任务完成“两不误两促进”目标。
二、五年攻坚成效
经过五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县7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4051户3842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整县“摘帽”,彻底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一)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2019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23元,较2015年增长44.6%。统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全县农户安全住房全面保障。全区建档立卡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实现全覆盖,建档立卡人口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83%,慢病签约应签尽签,贫困群众基本医疗有效保障。实施安全饮水工程866处,解决饮水困难人口9.1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万人,全县常住农户安全饮水全部解决。
(二)致富增收能力不断增强。大力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集体经济组织和互助资金组织全覆盖。建成农业园区127个、家庭农场339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7家。建成村级光伏发电项目5个、新社区工厂23家,培育认定就业扶贫基地23家,实现了村村有集体经济、户户有长效产业、人人有稳定就业。大力推行全域旅游+脱贫攻坚模式,创建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4个、省级旅游名镇4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8个,成功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切实将贫困群众镶嵌在全域旅游产业链上,形成了“景区兴、乡村美、消费旺、企业活、村民富”的良好局面。
(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累计投入资金12.15亿元,修建通村路12条45.27公里,实施通村公路“油返砂”147条198.6公里,行政村通水泥路(沥青路)达100%。实施0.4千伏及以下低压线路改造74个村,全县所有行政村通动力电,电力入户达标率100%。新建改建标准化卫生室70个,74个贫困村全部有了标准化卫生室。所有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现光纤和4G网络全覆盖。贫困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长期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基本补齐,全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四)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六化”建设推进,镇村工作一体化全面推行,全县村(社区)书记、主任全部实现“一肩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组织力越来越强;建立基层干部关爱机制,大幅提升村干部待遇,有效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活力。“三共六制”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推行,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先后获得全国信访“三无县”、全省维稳先进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深入开展新民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培树先进典型,倡导文明新风,教育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改变命运。
(五)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以县委书记民情“三本账”为统揽的联系和服务群众“13N”机制有效落实,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眼睛向下关注民生、人往下走和群众打成一片、工作下沉夯实基层治理”三下活动,干部包联、代办服务、实事暖民等务实举措深得民心。全县各级各部门600余名干部长期驻村、专职扶贫、倾心帮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之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测评始终在全市位列前列。
三、主要措施
五年来,我们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责任、第一发展要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坚持尽锐出战、精准施策、系统施治,着力在“严、实、精、特、稳”上狠下功夫,用心用力用情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一)始终坚持“严”字当头传压力。一是严明责任。坚持县委常委包镇,县级领导、各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脱贫攻坚总队长机制,选派676名帮扶干部组建150个驻村工作队,实现了精准派驻帮扶“全覆盖”,配套建立了“77765”责任落实保障机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落实体系。二是严格督导。坚持县级领导联镇督导、驻镇督查组专职督查和县镇纪委监督助力机制,组建11个驻镇联合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和督导检查,精准发现问题,限时督促整改,及时协调解难。三是严肃问责。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五个一律”责任追究制度,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2016年以来,累计立案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291件、292人,组织处理307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形成了有力震慑,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二)始终坚持“实”字为本重实效。一是夯实帮扶基础。五年来累计从县镇村三级选派2000余名干部参战攻坚,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292人、“能下”免职2人,“回炉锻造”49人,容错纠错71人,表彰激励883人次;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15亿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1.9亿元,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务实改进作风。全面推行“三五三”工作法,对脱贫攻坚工作亲自谋划、亲自抓办、亲自把关;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三下”活动,并下茬整治文件多、会议多、督查多等“八多”问题,确保基层集中精力抓脱贫攻坚。三是抓实东西协作。建立苏陕定点帮扶联盟机制,落实双方联席会议制度,累计开展高层互访交流活动14次。争取苏陕协作资金7405万元,实施项目54个。开展干部互访交流学习136人次。建立和完善外出转移劳动力“人岗对接”机制,促进689名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协作,共销售各类农副产品915.44万元。四是扎实推进整改。坚持问题导向,将问题整改作为提升工作质量的有效抓手,抓实研判认领、措施制定、整改落实、督导验收四个重要环节,落实“三单”管理。2017年以来,县级层面共认领中省市各级反馈问题295个,自查整改问题48个,已全面整改到位。
(三)始终坚持“精”字为要提质量。一是精准实施产业扶贫,出台“三有三稳三增”举措,组建150个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和83个村级扶贫互助协会,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经营主体带动5079户贫困户发展产业。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8092笔33833.2万元,贴息2508.81万元,用于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二是精准实施就业扶贫,组织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6378人次,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39876人次,自主创业358人。兑付建档立卡贫困户及边缘户就业奖补资金3836.27万元。认定扶贫车间15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45人。三是精准实施安居扶贫,累计建成集中安置点(社区)117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956户15909人,危房改造955户。四是精准实施教育扶贫,全面落实“双线七长”责任制,建立健全各学段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累计落实教育补助资金3629.79万元,惠及贫困学生47222人次,没有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五是精准实施健康扶贫,累计投入1144.43万元资助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和资助率均达到100%。落实“先治疗后付费”和“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制度,累计住院报销34865人次,报销医疗费用1.447亿元。实施大病集中救治226人,慢病签约服务7921人,实现了应救尽救、应签尽签。六是精准实施生态扶贫,从贫困户中选聘护林员377名,累计兑付劳务报酬672.9万元。全面落实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兑付退耕还林补助7636户2264.29万元,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助6207户1704.3万元。七是精准实施兜底扶贫,落实农村低保3961户7706人,累计发放资金9063.7万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2715人,累计发放资金9629.7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6308人2144.2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养尽养。
(四)始终坚持“特”字用力重创新。一是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提出“三个六”脱贫攻坚总体思路,明确“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六精准”要求,实施“三业脱贫一批、搬迁脱贫一批、教育脱贫一批、医疗脱贫一批、生态脱贫一批、兜底脱贫一批”的“六个一批”工程,建立“一村派驻一个工作队、一村捆绑一批项目资金、一户一名干部帮扶、一户一套脱贫致富措施、一套考核奖惩办法、一个督导组常年跟踪督导问效”的“六个一”工作机制,进一步明晰了“扶持谁、怎么扶、谁来扶”的问题。二是创新工作举措,探索建立了“三有四扶五带”产业扶贫、消费扶贫“7321”模式、全域旅游+扶贫、三留守关爱+扶贫、四好农村路+扶贫、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健康扶贫、新民风建设“六进六治六立”工程,尤其是探索建立的县委书记民情“三本账”制度,及时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成为群众交口称赞的民意账、民生账和民心账。
(五)始终坚持“稳”字固基抓长效。一是巩固脱贫成果。深入推进“智志双扶+增收‘三有’+兜底保障+监测预警+组织保障”五位一体稳定脱贫防返贫工作机制和“六个一”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通过真帮实扶,674户1895人边缘户、监测户的返贫致贫风险全部消除。二是强化后续扶持。创新实施“推进设施配套、组织管理、服务体系三完善,强化产业、创业、就业三支撑,落实财产权益、公共权益、民主权益三保障”的搬迁后扶方式,配套农业园区75个,新建产业园区7个,建立社区工厂23家,实现搬迁群众就业6778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收入稳步增长。三是健全扶贫资产运营管理和基础设施管护机制。稳步推进量化赋权改革,将各级投入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纳入管理范畴,明晰产权归属,落实管护责任,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基础设施长期发挥效益。四是衔接乡村振兴。制定印发了《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三年行动方案》,推行领导包联、干部包抓等制度,力争用三年时间,培育10个骨干农业龙头企业、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个优质农产品品牌、10个集体经济示范村、10个农旅融合示范村、100个美丽新村、1000人能人兴业典型,着力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县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嘱托,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继续扎实推进“对标补短”工作。严格按照省市要求,继续全面细致对标中省市工作要求和政策标准,深入查找脱贫攻坚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脱贫成色,同时扎实开展“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脱贫攻坚回村回访”活动,确保实现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二)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保持资金投入不减,攻坚队伍人员不减;二是持续落实产业就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各项政策措施,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三是持续落实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对因各种原因导致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纳入边缘户和监测户范围,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有效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四是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三)系统谋划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重中之重,瞄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制定出台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等相关政策措施,系统谋划乡村振兴工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五年来,全县干部群众和各级帮扶部门凝心聚力、艰苦奋战,我县贫困群众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但工作还有疏漏,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坚持不懈奋斗,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