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各镇人大 > 正文

饶峰镇人大:身披“代表红” 筑牢“防汛堤” 

发布日期:2025-09-19    作者:甘停     来源: 饶峰镇     点击:

连日来的强降雨,如注倾泻在饶峰镇的山川村落间,防汛形势陡然升级。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险情较量的“战役”中,人大代表们没有丝毫犹豫,主动请缨奔赴一线,化身防汛阵地上的“移动堡垒”,他们用脚步丈量每一寸隐患土地,用实干筑牢每一道安全防线,在入户宣传、道路清淤、巡逻排查、人员转移的各个“战场”上,把代表的责任与担当,写进了雨幕里的每一个瞬间。

宣传时的“传声筒”:把防汛意识筑心间

“汛期要注意听村里的大喇叭或是鸣锣预警信息,要是听到外面喊‘转移’,别惦记家里的锅碗瓢盆,跟着干部走就行!”在独居老人家中,人大代表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防汛知识。考虑到村里老年人口占比高,不少人听力弱、行动不便,这样的入户宣传,代表们已跑了一遍又一遍,有的帮老人存下村干部的紧急联系电话,有的现场演示如何查看天气预报预警,还有的陪着老人走了一遍家门口的转移路线。“纸上的字他们看不清,微信群消息也不会看,上门说十遍,不如手把手教一遍,代表的声音,就得传到每一个需要的人耳边。”县人大代表李常召擦了擦额头的汗,又拎起宣传袋走向下一户。截至目前,人大代表们累计入户宣传500余次,覆盖群众1000余人,那些带着温度的防汛知识,渐渐变成了村民们的“日常共识”,在心里筑牢了一道看不见的“思想防洪堤”。

夜色里的“巡逻灯”:用脚步织密安全网

强降雨来袭,部分路段排水不畅,积水严重,人大代表第一时间与镇村干部并肩排查沿街排水情况,当发现排水口被落叶、塑料袋死死堵住时,便二话不说俯下身,徒手清理杂物,积水很快顺着疏通的排水口退去。与此同时,全镇50名人大代表闻“汛”而动,主动加入“防汛巡逻队”,与他们共同穿梭在12个村(社区)的田间地头、河道岸边与地质灾害隐患点。“三合村部分路段路基出现小范围垮塌!”傍晚时分,人大代表通过电话反馈,语气里带着急切。镇应急办接到反馈后,组织人员合力在垮塌路段拉起警戒线,立起“前方危险,禁止通行”的警示牌,还用路边的树枝、石块垒起临时防护墩。“我们多走一步,群众就少一分危险。”杨顺德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转身奔向了下一个巡逻点。夜色渐浓,雨丝仍在飘洒,代表们的巡逻脚步却没停下。“老辈子,您家后墙根有点返潮,记得多看看墙体有没有开裂,有情况随时给我们工作人员打电话!”每到一户,代表们都会仔细查看房屋是否漏水、墙体是否开裂,反复叮嘱安全事项。从滑坡点的警示桩到堤坝的水位线,从田间的排水渠到村口的低洼路段,代表们的身影遍布每一个风险点位,他们白天踏查隐患,夜晚打着手电筒继续巡逻,用“脚步+车轮”的坚守在雨幕中织密安全网,这束夜色里的“巡逻灯”,始终为群众的安全亮在最需要的地方。

转移时的“定心丸”:把群众安危扛肩头

“老陈,快收拾东西,雨越下越大,后山可能滑坡,必须马上转移!”镇人大代表邓龙庆披着雨衣,冒着瓢泼大雨,敲开了地质灾害点住户陈多根的家门。起初,陈多根还心存侥幸,觉得“住了几十年都没事”,邓龙庆一边帮他打包衣物,一边耐心解释:“雨还在下,滑坡风险越来越大,万一滑坡,跑都来不及,您的安全比啥都重要,安置点啥都准备好了,咱们先过去,等雨停了再回来看看。”在邓龙庆和其他村干部的劝说下,陈多根终于同意转移。随后,邓龙庆背起老人的行李,小心搀扶着他,沿着提前规划好的撤离路线,一步步走向安置点……当晚,安置点里暖意驱散了雨夜的寒冷,人大代表与镇村干部一起正忙着给转移群众分发物资,有的帮忙整理床铺、准备饭菜,还有的坐在老人身边,陪着聊家常解闷。“没想到转移出来啥都不缺,代表们比亲人还贴心。”刘大妈感动地说道。邓龙庆擦了擦脸上的雨水,笑着说:“您放心,只要人安全,啥都有。”

雨幕中的“清道夫”:将通行保障放心上

雨还没停,部分低洼路段已积了厚厚的淤泥,混杂着被冲断的树枝,牢牢堵在路面。“这段路是十一组村民进出的唯一通道,地势低,昨晚的雨把山上的淤泥全冲下来了,骑车容易打滑,一旦堵死,里面的人有急事出不去,外面的救援也进不来。”一大早,镇人大代表陈绪刚就骑着电动车在辖区内巡逻,发现路段有淤泥堆积后,他立刻反馈给村委会,挂了电话,他开始了清淤工作,雨水混着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裤腿早被泥浆浸得沉甸甸,贴在腿上凉丝丝的,可手里拽树枝的动作却没慢半分。没多久,村民们陆续赶来,纷纷拿上工具自发过来帮忙,铁锹铲起淤泥的闷响、扫帚扫过路面的唰啦声、大家的吆喝声,在雨雾里交织成最踏实的节奏。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合力奋战,原本被淤泥封死的主干道渐渐露出水泥本色,积水顺着疏通的涵洞汩汩流走,村民们骑着电动车路过,都笑着朝他们招手:“多亏了你们,这下能安心出门了!”

雨还在下,防汛的战斗仍在继续,从清晨到深夜,从入户宣传到隐患排查,从人员转移到道路清淤,饶峰镇人大始终冲锋在防汛最前线,他们用沾满泥水的双脚、被雨水浸透的衣衫,在大雨中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民生防线”。而他们的“履职答卷”,写在雨幕里,写在大地上,更写在群众的心坎上。正如镇人大主席所说:“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就要为人民发声、为人民办事。在防汛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站出来、冲上去,用肩上的责任、手里的实干,守护好每一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石泉县人大常委会主办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06042号

地 址:陕西省石泉县城老城   邮编:725200   电话:0915-6321296   邮箱:shiquanrenda@163.com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     后台管理